重金属铜测定仪的零点校准,是消除仪器基线漂移、保障检测精度的关键操作,核心是让仪器以 “无铜离子空白体系” 为基准建立初始参照。校准需遵循规范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一、校准前准备 先确认仪器状态,接通电源开机预热至规定时间,确保光学系统与检测模块稳定,同时检查检测池无破损、无残留杂质,操作面板无报错。再准备空白试剂,选用无铜离子的去离子水或专用空白缓冲液,确保纯度达标、无铜污染;若需显色剂,需检查其在有效期内且无变质,按要求提前配制成标准浓度。最后控制环境,在 20-25℃恒温、避光、无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操作,远离大功率电器,避免阳光直射检测池。 二、空白样品处理与添加 空白样品预处理时,去离子水需满足电阻率要求并过滤除颗粒物;专用缓冲液需按要求温度放置、摇匀静置。添加时,用干净移液管吸取与检测样品同体积的空白样品,缓慢注入检测池,避免产生气泡;若需加显色剂,按比例加入后轻轻混匀,盖上池盖等待与样品检测相同的反应时间。 三、仪器校准操作 在仪器主界面选择 “零点校准” 或 “空白校准” 功能,按提示将装有空白样品的检测池准确放入检测位并卡紧。按下 “开始校准” 键,仪器启动光学系统,发射铜离子特征波长光穿透样品,检测光信号并设定为零点基准,自动储存数据。校准过程中需保持环境稳定,避免触碰仪器。校准完成后,若显示 “成功” 且空白吸光度接近 0 即完成;若 “失败”,需排查空白污染、检测池清洁度及光路通畅性,排除问题后重试。 四、校准后验证与记录 用低浓度铜离子标准溶液按正常流程检测,若结果与标准值偏差在允许范围,说明校准有效;否则需重新检查操作并复校。记录校准日期、时间、仪器型号、操作人员、空白试剂信息、校准及验证结果。最后整理用品,剩余试剂规范保存,检测池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清理台面,完成校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