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氰化物测定仪是检测水体中氰化物浓度的专用设备,其操作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以保证检测精度和操作安全。以下是完整的操作步骤说明。 开机前需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检查仪器状态,确保电源连接正常、光学部件无灰尘遮挡。准备好经认证的氰化物标准溶液、显色剂(如异烟酸 - 吡唑啉酮溶液)、缓冲液及蒸馏预处理装置,所有试剂需在有效期内。同时,穿戴防护装备(手套、护目镜),因氰化物具有毒性,需避免直接接触。完成准备后开机,进行 30 分钟预热,确保光源和检测系统稳定。 样品预处理是关键环节。氰化物检测需先通过蒸馏去除干扰物质,取一定体积水样注入蒸馏瓶,加入缓冲液调节 pH 值,连接蒸馏装置后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预处理过程需保证蒸馏温度稳定,避免暴沸导致馏出液损失,同时确保馏出液体积准确,这直接影响后续测定的浓度换算。 校准操作需按规程进行。配制至少 5 个浓度梯度的氰化物标准溶液,分别加入等量显色剂和缓冲液,混匀后在规定温度下避光反应。反应完成后,以空白溶液(去离子水加试剂)为参比,依次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仪器自动绘制校准曲线,需确保曲线相关系数不低于 0.999,否则需重新校准。 样品测定需严格遵循流程。取预处理后的样品馏出液,加入与校准环节相同剂量的显色剂和缓冲液,按相同反应条件进行显色。反应结束后,将样品注入比色皿,擦净外壁后放入检测舱,仪器自动读取吸光度并根据校准曲线计算浓度。每个样品需平行测定两次,两次结果偏差应小于 5%,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操作结束后需完成收尾工作。及时记录检测数据,包括样品信息、校准曲线参数、测定结果等。倒空比色皿并用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试剂腐蚀。关闭仪器电源,整理实验台面,废弃试剂需按有毒废物规范处理。定期对仪器光学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光路通畅,以维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整个操作过程需注重细节控制,从样品预处理到显色反应的每一步规范操作,都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基础,同时严格的安全防护和仪器维护,也是操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