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COD检测仪能实时监测水体中化学需氧量,为污水处理厂、工业排污口、饮用水源地等场景的水质管控提供连续数据支撑。其安装规范性与使用合理性直接影响检测精度与设备寿命,需围绕“适配工况、保障稳定、便于运维”原则开展操作,以下详细解析安装要点与使用说明。 一、安装要点 1、安装选址:规避干扰,确保代表性 安装位置需优先满足水样代表性与环境稳定性。水样采集点应选在水流平缓、无死角的区域(如管道中部、水体表层下0.5-1米处),避开水流湍急处(防止气泡干扰检测)、沉淀物堆积区(避免管路堵塞);若监测工业废水,需远离排污口正下方,确保采集的水样能反映整体水质,而非局部高浓度污染。 环境方面,需避开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线路、变频器)与振动源(如水泵、风机),防止电磁场干扰检测信号或振动导致部件松动;户外安装需搭建防雨防晒棚,避免设备直接暴露在高温、雨雪环境中;室内安装需保证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5℃-40℃,相对湿度不超过85%,防止电子元件受潮或高温老化。 
2、管路连接:密封防漏,流程顺畅 管路连接需遵循“短路径、少弯折”原则,减少水样传输延迟与残留。采样管路选用耐腐蚀材质(如聚四氟乙烯管),避免与水样发生化学反应;连接时确保接口密封(用适配密封垫或生料带),防止水样泄漏或空气进入(空气会影响消解反应);采样泵与检测仪之间的管路需预留一定坡度,便于排空与清洗,避免积水滋生微生物。 预处理模块(如过滤器、除干扰装置)需按水流方向正确安装,过滤器需定期更换滤芯,防止悬浮物堵塞检测通道;废液排出管路需接入专用废液收集系统,不可直接排放(尤其含化学试剂的废液),避免污染环境。 3、电源与接地:稳定供电,安全防护 需为检测仪提供独立供电回路,避免与大功率设备共用电源,防止电压波动导致设备停机或数据丢失;供电电压需符合设备要求(通常为220V交流电),若电网不稳定,需配备稳压电源或不间断电源(UPS),确保突发断电时设备能保存数据并安全关机。 设备接地需符合安全规范,单独接地电阻小于规定值,接地线缆选用专用接地线,避免与其他设备共用接地极,防止静电干扰或雷击损坏;户外安装的设备需额外加装防雷装置(如防雷接地线),雷雨频发区域还需配备浪涌保护器,保障设备电路安全。 二、使用说明 1、开机调试:确保设备就绪 首次开机前需检查各部件连接状态(管路、电源、通信线无松动),确认预处理模块(如过滤器)已安装到位、试剂充足(若为化学法检测仪)。开机后按说明书要求预热设备(通常需30分钟以上),待设备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零点校准与量程校准:用纯水作为空白样完成零点校准,再用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进行量程校准,确保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符合要求,校准完成后保存参数。 调试期间需测试数据传输功能,将检测仪与中控系统(如环保监管平台)对接,确认实时数据能正常上传,报警阈值(如COD浓度超标)设置无误,模拟超标场景时,设备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并推送信息至指定终端。 2、日常操作:规范监测流程 日常使用中需通过设备显示屏或中控系统实时查看COD浓度数据,观察数据是否稳定(无频繁跳变),若数据异常(如骤升骤降),需先排查水样是否异常(如是否有突发污染),再检查设备状态(如采样管路是否堵塞、试剂是否耗尽)。 定期进行维护性校准(建议每周1次零点校准,每月1次量程校准),更换试剂时需按说明书要求排空旧试剂、清洗试剂管路,避免新旧试剂混合导致检测误差;每次校准后需记录校准数据(空白值、标准溶液检测值),形成运维档案,便于后续追溯。 3、日常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每日需检查设备外观(无破损、泄漏)、试剂余量(不足时及时补充)、采样管路(无堵塞、弯折),清理设备表面灰尘与废液收集区;每周需清洗采样管路与预处理模块(如用纯水冲洗过滤器),检查通信线路连接状态,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每月需检查电极(如为电化学法检测仪)或光学部件(如为分光光度法检测仪),清洁传感器表面(用软布蘸纯水擦拭,避免划伤),若部件老化(如密封垫)需及时更换。 长期停用设备前,需排空管路内水样与试剂,用纯水彻底清洗管路与检测模块,关闭电源后断开各连接线,做好防尘防潮处理;重新启用前需重复开机调试流程,确认设备功能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4、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避免用硬物触碰检测模块(如光学镜片、电极),防止部件损坏;添加试剂时需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护目镜),避免试剂接触皮肤,试剂废弃需按危废处理规范处置;设备出现故障(如报错代码)时,需对照说明书排查原因,不可擅自拆解核心部件,复杂故障需联系厂家技术人员维修,维修后需重新校准设备。 三、结语 在线COD检测仪的安装与使用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安装时注重环境适配与安全防护,使用中做好校准与维护,才能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数据准确可靠。实际操作中需结合设备说明书与现场工况,灵活调整安装与使用细节,让检测仪充分发挥实时监测作用,为水质污染防控、达标排放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