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测试包凭借操作简便、检测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等场景的快速筛查,其正确使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用过程需严格遵循流程规范,围绕 “准备 - 处理 - 操作 - 判读 - 收尾” 五个核心步骤,把控细节要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误判。 检测前准备是基础前提,需兼顾测试包与环境适配。首先检查测试包保质期,确认包装无破损、受潮,若超过有效期或包装损坏,需更换新测试包,防止试剂变质影响检测效果。随后准备配套工具,如取样容器、移液器(或滴管)、比色卡、计时器等,确保工具洁净无污染物残留,取样容器需提前用待检测样品润洗,避免交叉污染。环境准备需避开强光直射与高温高湿区域,强光可能导致试剂分解,温度波动过大会影响反应速率,建议在 15-30℃的常温环境下操作,同时保持操作台面平整清洁,便于有序开展检测。 样品处理需根据检测对象特性规范操作。若检测液体样品(如水样、食品汤汁),需先确认样品是否澄清,若含悬浮颗粒物需用滤膜过滤或静置后取上清液,避免杂质干扰试剂反应;若样品 pH 值偏离中性范围(通常要求 pH 5-9),需用配套缓冲剂调节至适宜范围,酸碱过强会破坏试剂活性。若检测固体样品(如肉类、蔬菜),需按测试包说明书要求进行前处理,通常将样品切碎、均质后,加入提取液振荡提取,静置分层后取上清液作为待检测液,提取过程需严格控制时间与温度,确保亚硝酸盐充分溶出,避免提取不充分导致结果偏低。 检测操作需严格遵循试剂反应规范。首先按说明书要求量取待检测液,使用移液器或滴管时需垂直吸取,避免滴加过量或不足,若有多余液体需用洁净滤纸吸除,不可倒回原样品中。随后加入试剂,按顺序依次添加反应试剂(如显色剂 A、显色剂 B),每加一种试剂后需轻轻振荡混合均匀,避免剧烈摇晃产生气泡影响比色,同时记录加入最后一种试剂的时间,启动计时器控制反应时长,确保反应充分且一致,不可随意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否则会导致显色不充分或过度。反应过程中需避免试剂接触皮肤,若不慎接触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结果判读需精准对比规范。反应达到规定时间后,立即将反应管(或比色皿)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对比时需保持光线均匀,将反应液颜色与比色卡上的标准色阶逐一比对,选取最接近的色阶对应的浓度值作为检测结果,若颜色介于两色阶之间,需按说明书要求取中间值或注明范围。判读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常为反应结束后 5-10 分钟内),超过时间颜色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结果偏差,同时避免主观臆断,不可仅凭经验判断浓度,需严格依据比色卡标准。 收尾处理需兼顾安全与环保。检测完成后,将反应废液倒入专用废液收集容器,不可随意排放,尤其检测食品样品的废液需避免污染环境;用过的反应管、滴管等工具需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理,若测试包含一次性耗材,需整体密封后丢弃,不可重复使用。最后清洁操作台面,将剩余测试包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做好检测记录,注明检测时间、样品信息、检测结果及操作人员,便于后续追溯与分析,若检测结果异常需重复检测验证,必要时送实验室进行精准测定。 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试剂反应的特异性,亚硝酸盐测试包可能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发生交叉反应,若样品中含高浓度干扰物质,需提前用配套掩蔽剂处理;同时不可将快速检测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其仅用于初步筛查,确诊需依赖专业仪器分析。通过规范执行各环节操作,可充分发挥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测试包的筛查作用,为安全监测提供可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