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镍监测仪通过特定试剂与水样中镍离子的化学反应实现浓度检测,试剂的新鲜度与纯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因此需定期更换试剂。试剂更换需遵循 “安全操作、避免污染、精准适配” 的原则,覆盖更换前准备、试剂更换操作、更换后验证全流程,确保更换过程不损伤仪器部件,且更换后仪器能快速恢复稳定监测状态。 试剂更换前需完成三项核心准备工作。首先是仪器状态调整,需先关闭在线镍监测仪的采样与反应系统,停止试剂进样泵运行,避免更换过程中试剂泄漏或空气进入管路;同时记录仪器当前运行参数(如校准曲线、检测周期),便于更换后恢复设置。其次是试剂与工具准备,需准备好新批次的专用试剂(包括显色剂、缓冲剂、掩蔽剂等,需确认试剂在有效期内且标签清晰),以及无离子水、专用清洗瓶、防滑手套、护目镜等工具与防护用品;若试剂为液体形态,需检查新试剂是否存在浑浊、沉淀或颜色异常,确保试剂纯度符合要求。最后是安全防护准备,更换人员需穿戴耐酸碱手套与护目镜,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避免试剂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气体;若试剂具有强腐蚀性,需额外准备应急冲洗液,应对可能的试剂溅洒情况。 试剂更换需按管路与试剂类型分步操作,避免交叉污染。第一步是排空旧试剂,打开仪器试剂箱,找到旧试剂瓶对应的进样管路接口,先关闭试剂瓶阀门,再拔下管路接头(拔管时需用纸巾轻托接口处,防止残留试剂滴落),将旧试剂瓶取出后,倒入专用废液收集桶(不得直接排放);对于试剂管路,需通过仪器自带的 “管路排空” 功能,将管路内残留的旧试剂排至废液桶,确保管路内无旧试剂残留。第二步是清洗管路与接口,用无离子水冲洗试剂瓶接口与管路接头,去除残留试剂,若旧试剂为易结晶类型,需用温水(温度不超过 40℃)浸泡管路接头 1-2 分钟,再用无离子水冲洗干净;同时用洁净棉签擦拭试剂箱内的试剂瓶固定架,清除残留的试剂痕迹,避免污染新试剂。第三步是安装新试剂,将新试剂瓶按标签标识对应安装在固定架上,确保试剂类型与管路接口匹配(如显色剂对应显色管路、缓冲剂对应缓冲管路),再将管路接头插入新试剂瓶接口,拧紧密封螺帽(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坏接口);若试剂瓶为负压设计,需确保接口密封良好,防止空气进入导致试剂无法正常抽取。 更换后验证是保障仪器检测精度的关键环节。首先进行管路排气,启动仪器的 “排气” 程序,让新试剂在管路内循环 1-2 分钟,排出管路中的气泡(气泡会导致试剂进样量不准,影响反应效果),观察管路内是否有气泡残留,若有需重复排气操作。其次进行单点校准,选用已知浓度的镍标准溶液,通过仪器开展单点校准,对比校准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若偏差≤±5%,则试剂更换合格;若偏差超出范围,需检查试剂型号是否匹配、管路是否存在泄漏或气泡,排除问题后重新校准。最后进行稳定性测试,让仪器连续检测 3-5 次空白水样,观察检测值是否稳定(波动幅度≤±0.01mg/L),确保新试剂与仪器反应系统适配,无干扰因素影响。 试剂更换过程中需注意三项核心事项。一是避免试剂混淆,不同类型的试剂需严格按标签对应安装,不得将显色剂与缓冲剂接反,防止试剂在管路内提前反应导致堵塞;二是控制试剂添加量,新试剂瓶需按仪器要求加注至规定液位(通常为试剂瓶容积的 2/3-3/4),避免液位过高溢出或过低导致泵体空转;三是记录更换信息,详细记录试剂更换时间、新试剂批次、校准结果及操作人员,形成试剂更换档案,便于后续追溯与试剂有效期管理。此外,更换后的旧试剂需按环保要求处理,含镍的废液需单独收集,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得随意排放,确保操作过程符合环保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