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环境易导致在线汞监测仪的试剂结冰、管路冻裂或仪器部件故障,直接影响监测连续性与数据准确性。需围绕 “试剂保温、管路防堵、设备防寒” 核心目标,落实全维度防冻措施,确保仪器在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 试剂储存与使用防冻是核心环节。在线汞监测仪所用试剂(如还原剂、显色剂、标准溶液)多为液态,低温易结冰导致成分分离或试剂瓶破裂,需对试剂储存区域进行恒温控制。将试剂柜加装加热模块与温度传感器,设定温度下限(通常为 5-10℃),当柜内温度低于阈值时,加热模块自动启动,维持试剂处于液态状态;同时,试剂柜需做好保温处理,柜体外侧包裹保温棉,柜门加装密封胶条,减少热量流失。对于仪器内部试剂管路,需缠绕伴热带(选择防爆型,功率匹配管路长度),伴热带外包裹保温层,通过温控器设定加热温度(一般为 8-12℃),避免管路内试剂结冰堵塞;每次启动仪器前,需先检查试剂状态,确认无结冰、分层现象后再进行检测操作,若试剂出现轻微结冰,需在室温下缓慢解冻,禁止高温加热,防止试剂变质。 设备管路防冻需全面覆盖。水样采集管路与仪器内部反应管路是防冻重点,需选用耐低温材质(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的管路,避免低温脆裂。室外水样管路需深埋地下(埋深需低于当地冻土层厚度)或架空铺设并包裹保温层与伴热带,伴热带需与管路紧密贴合,确保加热均匀;管路最低点需设置排污阀,每日停机后打开排污阀排空管路内积水,防止夜间低温结冰胀裂管路。仪器内部反应管路需定期检查伴热带工作状态,避免伴热带断裂或温控失效导致管路冻堵;若仪器长时间停机(超过 24 小时),需彻底排空所有管路内的试剂与水样,并用压缩空气吹干管路,防止残留液体结冰损坏管路或阀门。 仪器舱体与核心部件防寒不可忽视。户外安装的在线汞监测仪舱体需加装温控系统,配备电加热器与温度巡检模块,将舱内温度稳定控制在 10-15℃,同时舱体外壳采用保温材质,舱门密封严实,减少外界冷空气进入。仪器核心部件(如蠕动泵、电磁阀、检测池)需针对性防护:蠕动泵泵管选用耐低温型号,避免低温硬化影响液体输送;电磁阀线圈外侧包裹保温套,防止阀芯因低温卡滞;检测池周边加装小型加热片,维持检测池温度稳定(通常与试剂温度一致),避免低温影响试剂反应效率与检测精度。此外,需定期检查舱体温控系统运行状态,确保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工作正常,防止温控失效导致舱内温度骤降。 日常巡检与应急保障需同步强化。冬季需增加仪器巡检频次(每日至少 1 次),重点检查试剂状态(是否结冰、变质)、管路伴热带加热情况(是否发热、有无破损)、舱体温度(是否在设定范围)及设备运行参数(有无异常报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低温预警机制,关注天气预报,当预计气温降至 0℃以下时,提前启动防冻预案(如加强伴热带功率、增加舱体加热时长);若遇极端低温天气,可临时加装便携式取暖设备(如防爆暖风机)辅助保温。同时,储备充足的防冻应急物资(如备用伴热带、保温棉、试剂)与维修工具,若仪器出现冻损故障,可快速更换受损部件,缩短停机时间,保障监测工作连续开展。 通过落实上述防冻措施,可有效抵御冬季低温对在线汞监测仪的影响,避免设备冻损与试剂失效,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为水体汞含量监测提供连续、准确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