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监测仪依赖专用试剂与样品中氨氮的特异性反应实现浓度检测,试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当试剂耗尽、变质或到达使用周期时,需按规范流程更换,避免因更换操作不当导致试剂污染、管路堵塞或仪器故障,确保更换后仪器能快速恢复稳定运行。 首先,更换前需完成充分准备,保障操作安全与效率。需先确认待更换试剂的型号、规格,确保新试剂与仪器要求一致,核对试剂保质期,禁止使用过期或变质试剂;准备好专用防护装备,如耐酸碱手套、护目镜,若试剂具有腐蚀性或挥发性,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必要时开启通风橱;准备好辅助工具,如试剂瓶扳手、专用清洗液、无尘布及废液收集容器,废液收集容器需贴好标识,避免废液随意排放造成污染;同时,需暂停仪器检测程序,进入 “维护模式” 或 “手动模式”,关闭试剂输送泵电源,防止更换过程中试剂误输送。 其次,按 “废液排空 — 旧试剂瓶拆除 — 管路清洁 — 新试剂安装” 的流程逐步操作。第一步为废液排空,将仪器内残留的旧试剂通过排废管路导入废液收集容器,若仪器无自动排废功能,需手动启动排废泵或通过管路接口排空,确保管路内无旧试剂残留;随后拆除旧试剂瓶,先关闭试剂瓶阀门(若有),再拧下与试剂瓶连接的管路接头,拆除过程中需用无尘布承接滴落的试剂,避免污染仪器表面或操作人员,旧试剂瓶需密封后按危废处理规范存放,不可随意丢弃。 管路清洁是试剂更换的关键环节,需根据试剂类型选择适配的清洁方式。若新旧试剂为同类型,可用少量新试剂冲洗管路 2-3 次,去除管路内残留的旧试剂,防止新旧试剂混合影响反应效果;若更换不同类型试剂或旧试剂存在沉淀,需用专用清洗液(如去离子水、中性清洗剂)冲洗管路,冲洗后用新试剂再次冲洗,确保管路内无清洗液残留;清洁过程中需检查管路是否存在弯折、破损或接头松动,若发现问题需及时修复或更换管路,避免后续使用中出现漏液。 新试剂安装需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将新试剂瓶按仪器标识对应连接管路,注意区分试剂类型(如显色剂、氧化剂、缓冲液),不可混淆连接;拧紧接头时力度需适中,避免过紧导致接头损坏或过松引发漏液,安装后需观察接头处是否有试剂渗出,若存在漏液需重新紧固或更换密封垫;安装完成后,需将试剂瓶放置在指定位置,确保瓶身稳定,避免倾倒导致试剂泄漏,同时检查试剂液位传感器是否正常识别液位,若传感器未识别需调整试剂瓶位置或清洁传感器。 更换后需进行系统验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启动仪器,退出 “维护模式” 并进入 “校准模式”,使用标准溶液进行零点校准与量程校准,观察校准数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若校准失败需排查试剂连接是否正确、管路是否存在气泡或试剂是否变质;校准合格后,启动一次手动检测,观察仪器反应过程是否正常,检测数据是否稳定,若数据异常需重新检查更换步骤,排除问题后再次测试;同时监测仪器运行 1-2 小时,观察试剂消耗速率是否正常,有无漏液、报错等情况,确保仪器无异常后恢复自动监测模式。 最后,更换过程中需遵循安全与操作规范。禁止将不同类型试剂混合存放或随意倾倒,废液需集中收集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操作时避免试剂接触皮肤与眼睛,若不慎接触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更换完成后需清洁仪器表面与操作区域,整理工具与试剂,做好更换记录,包括更换时间、试剂批次、校准结果及异常情况处理方式,便于后续追溯与维护。通过规范的试剂更换流程与验证步骤,可保障在线氨氮监测仪的检测精度与运行稳定性,为氨氮浓度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