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快速测定仪通过消解水样与试剂反应,结合分光光度或电极法检测COD浓度,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环境监测、工业废水管控等场景。长期使用中,消解管、比色皿、采样管路等部件易残留有机物、试剂沉淀或悬浮物,若清洁不及时,会导致检测数据偏差、部件腐蚀甚至设备故障。需根据不同部件的结构与污染特性,采用适配的清洁方法,按周期清洁,确保仪器检测精准、运行稳定,以下展开详细说明。 一、核心检测部件清洁 消解管与比色皿是COD检测的核心载体,直接接触水样与试剂,易残留反应产物(如重铬酸钾还原后的三价铬沉淀、有机物碳化残留),需重点清洁。 1、消解管清洁 消解管需按“常规清洁-深度清洁”分级处理,避免残留影响后续检测。常规清洁适用于日常轻度污染:检测完成后,立即倒出管内残留液,用纯水冲洗内壁3-5次,去除大部分残留试剂;若内壁仍有轻微污渍,可加入少量中性洗洁精溶液(如稀释的餐具清洁剂),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内壁(毛刷需选用专用细毛材质,避免划伤管壁),刷洗后用纯水反复冲洗至无泡沫,后倒置沥干或用无尘布擦拭管口外侧(避免触碰内壁)。 深度清洁适用于顽固污染(如管底有棕褐色沉淀、内壁有碳化痕迹):先将消解管浸泡在稀硝酸溶液(浓度需温和,避免腐蚀管壁)中2-4小时,让酸液溶解沉淀与碳化残留;浸泡后倒出酸液,用纯水冲洗内壁至pH中性,若仍有残留,可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轻轻摇晃消解管,利用氧化作用去除顽固污渍,后用纯水冲洗干净并沥干。需注意,消解管清洁后需检查管壁是否有划痕,若划痕严重会影响光信号穿透(分光光度法检测),需及时更换新管。 2、比色皿清洁 比色皿对清洁度要求极高,内壁残留会直接影响吸光度检测,需采用温和清洁方式。日常清洁:检测后立即用纯水冲洗比色皿内外壁,若有试剂残留,可倒入少量乙醇(或异丙醇),轻轻摇晃10-20秒,利用有机溶剂溶解有机残留,再用纯水冲洗干净;清洁后用无尘纸吸干外壁水分,避免用普通纸巾擦拭(易留纤维),内壁水分可自然沥干或用氮气吹干(避免高温烘干导致残留固化)。 若比色皿内壁有顽固污渍(如显色剂残留形成的色环),可配制稀盐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比例约1:1),将比色皿浸泡1-2小时,期间轻轻摇晃2-3次,促进污渍溶解;浸泡后用纯水冲洗至无酸味,再用乙醇冲洗一次,后沥干备用。需避免用硬刷或尖锐工具擦拭比色皿内壁,防止划伤光学面,影响检测精度;同时,比色皿需单独存放于专用盒内,避免与其他部件碰撞。 
二、采样与管路系统清洁 采样管路、进样阀、蠕动泵管等部件易残留水样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若清洁不及时会导致样品交叉污染,需定期冲洗与维护。 1、采样管路清洁 采样管路需按“每次检测后简易清洁+每周深度清洁”执行。每次检测后,启动仪器的“管路冲洗”功能(多数仪器具备该功能),让纯水在管路内循环5-10分钟,冲洗残留水样;若仪器无自动冲洗功能,可手动连接纯水,从采样口注入,让水流从排废口流出,反复冲洗3-5次,确保管路内无残留。 每周深度清洁:若检测水样含高浓度悬浮物(如活性污泥废水)或油污(如食品加工废水),需用专用管路清洁剂(如中性管道清洗剂)稀释后,注入管路并浸泡3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通一次气,让清洁剂充分接触管壁;浸泡后用纯水反复冲洗管路,直至流出水清澈无泡沫,后用少量乙醇冲洗管路,去除残留水分,防止微生物滋生。 2、进样阀与蠕动泵管清洁 进样阀易因试剂结晶或样品残留导致堵塞,需每周拆解清洁:关闭仪器电源,拆下进样阀,用纯水冲洗阀体内部通道,若有结晶残留,用软棉签蘸纯水轻轻擦拭通道内壁(避免划伤密封面),擦拭后重新组装阀体,确保密封良好,无漏水现象。 蠕动泵管需每月检查与清洁:若泵管内壁残留试剂(如重铬酸钾溶液),可拆下泵管,用纯水冲洗内壁,再用乙醇擦拭外壁,去除油污;同时检查泵管是否有老化迹象(如管壁变硬、出现裂纹),若老化需及时更换,避免泵管破裂导致试剂泄漏。清洁后重新安装泵管,注意调整泵管松紧度,过松会导致采样量不足,过紧会加速泵管磨损。 三、仪器外部与辅助部件清洁 仪器外壳、显示屏、散热孔等外部部件的清洁,可防止灰尘堆积影响设备散热与操作体验,需定期清洁。 1、外壳与显示屏清洁 日常使用中,仪器外壳易沾染灰尘与指纹,每周用无尘布蘸稀释的中性清洁剂(如电脑屏幕清洁剂)轻轻擦拭外壳表面,避免使用含酒精或腐蚀性的清洁剂(易损坏外壳涂层);显示屏需用专用屏幕清洁布擦拭,若有顽固污渍,可蘸少量纯水轻轻擦拭,避免用力按压屏幕,防止显示故障。 2、散热孔与风扇清洁 散热孔堵塞会导致仪器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检测模块性能,每月需清洁散热孔:用软毛刷(如牙刷)轻轻刷除散热孔表面的灰尘,若孔内灰尘较多,可使用压缩空气罐(低压)从外向内吹尘,避免灰尘进入仪器内部;若仪器内置散热风扇,每年需拆开外壳(由专业人员操作),用压缩空气清洁风扇叶片上的灰尘,确保风扇运转顺畅,散热正常。 四、清洁注意事项 清洁COD快速测定仪时,需注意以下细节,防止部件损坏或影响检测精度:清洁前需关闭仪器电源,拔下电源线,避免触电风险;消解管、比色皿等玻璃部件需轻拿轻放,避免碰撞破碎;清洁试剂需选用温和类型,避免强酸强碱(如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腐蚀部件;清洁后需确保所有部件完全干燥,再进行检测或存放,防止水分导致电路故障或试剂变质;不同部件的清洁工具需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如清洁比色皿的无尘布不用于擦拭管路)。 综上,COD快速测定仪的清洁需覆盖核心检测部件、采样管路、外部辅助部件,按“常规清洁+深度清洁”结合的方式,根据污染程度与部件特性选用适配方法。规范的清洁不仅能保障检测数据准确,还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为COD检测工作提供可靠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