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ORP 检测仪的电极作为核心检测部件,其老化过程会直接影响检测精度与稳定性,不同阶段的老化会呈现出多样的特征表现,需通过系统观察与分析进行识别。 
检测数据的稳定性下降是电极老化的早期信号。仪器输出的 ORP 值开始出现无规律波动,波动幅度逐渐超出正常误差范围,且波动频率随老化程度加剧而增加。在水体性质稳定的情况下,数据仍呈现持续性漂移,即使经过校准也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短时间内便再次偏离标准值。数据漂移可能表现为单向递增或递减,与水样实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失去对水体真实状况的反映能力。此外,数据重复性变差,对同一水样进行多次检测时,结果偏差明显增大,无法满足检测精度要求。 响应速度迟缓是电极老化的典型特征。当水样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突变时,电极输出信号的变化滞后明显,达到稳定读数的时间显著延长,远超仪器规定的响应时间。在进行校准操作时,电极对标准溶液的电位变化反应迟缓,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校准过程耗时增加。即使在正常检测状态下,电极对微小浓度变化的敏感度下降,无法捕捉水体中 ORP 值的细微波动,导致检测结果的分辨率降低。 校准异常是电极老化的重要标志。校准过程中,电极无法达到标准溶液的理论电位值,校准曲线的斜率偏离正常范围,即使多次调整也难以符合要求。零点漂移严重,在低浓度标准溶液中,电极输出的电位值与理论值偏差过大,且无法通过校准修正。部分情况下,电极对校准溶液无明显响应,无论更换何种浓度的标准溶液,输出数据始终保持在固定范围,校准程序无法正常完成。当电极老化至一定程度时,即使经过严格校准,检测数据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偏离校准值,校准失去实际意义。 电极外观及物理性能的变化也可作为老化参考。电极敏感膜表面可能出现磨损、裂纹或变色,原本光滑的膜层变得粗糙,甚至出现脱落现象。电极引线接口处可能出现氧化、锈蚀,导致接触不良,表现为数据传输时断时续或信号突然中断。电极内部填充液可能出现泄漏或干涸,观察电极壳体可发现液体渗出痕迹,或内部液位明显下降,影响电极的导电性能与响应特性。 此外,电极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增加也是老化表现之一。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加剧,相同温度波动条件下,ORP 值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新电极。水体中 pH 值、离子强度等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引发电极输出信号的剧烈波动,抗干扰能力显著下降。在高浓度污染物或极端 pH 值的水样中,电极性能衰减速度加快,检测数据的异常表现更为突出。 识别这些老化表现有助于及时判断电极的使用寿命,当上述特征逐渐明显且影响检测可靠性时,需及时更换电极,以保障在线 ORP 检测仪的正常运行与数据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