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检测仪的电极是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确保电极长期高效运行,需严格遵循以下维护要求。 
一、日常清洁 每次检测间隙或样品更换后,需用蒸馏水冲洗电极表面,去除残留样品和杂质。若电极表面附着污垢或生物膜,可用软毛刷蘸取少量中性洗涤剂轻轻刷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避免使用硬物或腐蚀性清洁剂,以防损伤电极敏感膜。对于长期运行的电极,建议每周用 0.1mol/L 的盐酸溶液浸泡 10 分钟,去除表面的无机结垢,随后用蒸馏水冲洗至 pH 值中性。 二、定期校准 电极使用前需进行两点校准,选用与样品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通常为 0.1mg/L 和 10mg/L),校准环境温度需与样品温度一致(温差不超过 ±2℃)。校准前应确保标准溶液新鲜且无气泡,将电极浸入标准溶液后搅拌 30 秒,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值。每两周需进行一次全面校准,若检测数据出现明显漂移或更换电极膜后,应立即重新校准。校准过程中若发现电极响应时间超过 3 分钟或读数波动大于 ±5%,需检查电极是否损坏或污染,必要时更换电极。 三、存储保养 短期停机(不超过 24 小时)时,需将电极浸泡在 3mol/L 的氯化钾溶液中,避免干燥导致敏感膜失效。长期停机(超过 7 天)时,应将电极从仪器上取下,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浸泡在专用电极保存液中(含 3mol/L 氯化钾和 0.1mol/L 氨氮的混合溶液),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温度控制在 5-30℃。禁止将电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浸泡在纯水中,也不可接触油脂类物质,防止敏感膜被污染。 四、电极故障排查 若电极出现读数偏差过大,首先检查电极是否被污染,可按日常清洁流程处理后重新校准;若故障依旧,需检查电极膜是否破损,如有裂纹或气泡应立即更换。当电极响应迟钝时,可能是内部电解液耗尽,需补充专用电解液,添加时避免混入气泡,液面应低于电极膜边缘 1-2mm。此外,需定期检查电极电缆线是否破损,接头是否松动,确保信号传输通畅,若发现电缆老化应及时更换原厂配件。 五、维护记录与更换周期 建立电极维护台账,详细记录每次清洁、校准、故障处理的时间和情况,便于追溯电极性能变化。一般情况下,电极敏感膜的使用寿命为 6-12 个月,若出现频繁校准仍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响应时间明显延长或膜体严重老化等情况,应及时更换电极,更换后需进行全面校准并记录新电极的启用时间。 遵循以上维护要求,可有效延长在线氨氮检测仪电极的使用寿命,保障其在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等领域持续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为水质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