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666-5555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的主要测量原理是什么

时间:2025-11-20 09:57:45   访客:15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通过实时捕捉水体中油类物质的特定物理或化学特性,实现油含量的定量分析,其测量原理围绕不同技术路径展开,核心可分为光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及重量法(在线适配型)四类。各类原理基于油类物质的分子结构、光学特性或化学活性设计,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共同支撑水中油含量的实时监测需求,为水环境监管与工业生产质控提供数据依据。

光学法是在线水中油检测仪最主流的测量原理,凭借响应快速、操作简便的优势广泛应用。其核心逻辑基于油类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散射或荧光特性实现检测,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油类物质(如芳香族化合物)在紫外波段(通常 220-280nm)的特征吸收峰,通过检测水体对该波段光的吸收强度,结合朗伯 - 比尔定律计算油含量,吸收强度与油浓度呈线性关系;红外分光光度法则针对油类物质中 C-H 键在红外波段(如 2930cm⁻¹、2960cm⁻¹、3030cm⁻¹)的特征吸收,通过测量红外光穿过水样后的衰减程度反推油含量,可区分不同类型油(如烷烃、芳烃),且抗干扰能力较强;荧光法则利用油类物质(如多环芳烃)受特定波长激发光照射后产生的荧光信号,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定量油含量,灵敏度极高,适用于低浓度油污染监测。三类光学原理均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可实现实时在线检测,但需定期清洁光学部件,避免油膜附着影响检测精度。

色谱法基于油类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分离与定量,是高精度在线检测的重要原理。在线场景中应用较多的是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线适配型),其核心流程包括样品预处理、分离与检测三步。样品预处理阶段,仪器通过萃取装置(如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将水中油类物质分离至有机相;分离阶段,有机相进入色谱柱,不同类型油分子因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强度不同,随流动相(如氮气、甲醇)流出的时间存在差异,实现油类组分的分离;检测阶段,通过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记录各组分流出时的信号强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各油组分浓度,总和即为总油含量。色谱法可实现油类物质的组分分析,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仪器结构复杂、响应时间较长(通常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更适用于对检测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如饮用水源地、精细化工废水监测)。

电化学法基于油类物质的电化学活性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实现检测,适用于特定油类监测场景。其核心原理包括电极氧化还原法与电导法两类:电极氧化还原法利用油类物质(如含不饱和键的油)在工作电极表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或电位变化定量油含量,电流强度与油浓度呈正比,需定期维护电极表面活性;电导法则利用油类物质与水的电导率差异,当水体中存在油类物质时,会阻碍水分子与电解质的导电路径,导致水体电导率下降,通过检测电导率变化间接反映油含量,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易受水体中其他电解质干扰,适用于油浓度较高且水体成分稳定的场景(如工业循环水监测)。电化学法仪器结构紧凑,耐污染能力较强,但测量范围较窄,需根据油类类型选择适配电极。

重量法(在线适配型)是基于油类物质物理特性的经典测量原理,通过在线实现 “分离 - 称重” 流程完成检测。其核心步骤包括在线萃取、过滤与重量计算:仪器先通过专用萃取剂(如四氯化碳、正己烷)与水样混合,使油类物质转移至有机相;随后通过在线过滤装置(如微孔滤膜)分离有机相中的油类物质,去除水分与杂质;最后利用在线称重模块(如石英晶体微天平、压力传感器)测量滤膜上油类物质的质量,结合水样体积计算油含量。该原理测量结果直观、准确性高,不受油类类型限制,但流程复杂、响应时间长(通常几十分钟),且需定期更换萃取剂与滤膜,维护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对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极高且不追求实时性的场景(如实验室比对、重点污染源核查)。



上一条: 在线悬浮物检测仪的特点与优势 下一条: 在线溶解氧检测仪如何维护
 
相关产品推荐
Related products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
数字水中油传感器
数字水中油传感器
全国客服热线:
400-617-8617

手机:181-5666-5555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樟溪社区下围工业区
关于迈德施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深圳迈德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OD全自动测定仪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3084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