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通过光学、红外等技术实时监测水体中油类物质(如石油类、动植物油)浓度,是水环境油污染防控的重要设备。日常维护需围绕 “防污染、保精度、稳运行” 展开,覆盖设备核心组件与运行全流程,确保仪器长期可靠工作。 一、检测系统清洁维护 检测系统是仪器核心,需定期清洁以避免油污残留影响精度。首先聚焦检测池与进样管路,建议每日用专用清洗液(如不含油分的中性清洁剂稀释液)冲洗进样管路与检测池,清除内壁附着的油污、杂质;每周拆解检测池(若结构允许),用软布蘸取酒精擦拭检测池内壁及光学镜片(如红外检测窗、比色皿),去除顽固油污与生物附着,擦拭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避免清洁剂或酒精残留腐蚀部件。其次关注取样口与预处理单元,每日清理取样口滤网,防止泥沙、漂浮物堵塞管路;若仪器配套预处理装置(如分离器、过滤器),每 3-5 天检查预处理部件清洁度,及时更换堵塞的滤膜、滤芯,确保进入检测系统的水样无杂质干扰。 二、核心部件专项维护 针对仪器关键部件开展针对性养护,延长使用寿命。一是光学与检测部件,每月检查光源(如红外光源、紫外灯)的亮度与稳定性,若亮度衰减超过 15% 或出现闪烁,及时更换光源;定期校准检测器(如光电二极管、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通过空白校正与标准溶液验证,确保检测信号稳定;若仪器搭载油分萃取模块,每周检查萃取剂管路密封性,清理模块内残留的萃取废液,防止管路泄漏或废液变质污染设备。二是进样与驱动部件,每周检查进样泵(如蠕动泵、柱塞泵)的运行状态,查看泵管是否老化、变形,若出现漏液或泵速异常,及时更换泵管或维修泵体;每月润滑进样系统的传动部件(如轴承、齿轮),使用专用润滑剂,避免部件磨损导致进样精度下降。 三、试剂与耗材管理维护 试剂与耗材的合规管理是检测精度的基础保障。一是试剂储存与更换,按试剂特性分类存放(如萃取剂需避光密封、标准油溶液需冷藏),定期检查试剂有效期,过期试剂立即更换;每次补充试剂后,需进行空白校正,确保新试剂与仪器检测系统适配;若试剂出现浑浊、变色等变质现象,即使未到有效期也需更换,避免影响检测结果。二是耗材定期更换,制定耗材更换周期:进样管路、密封垫每 1-3 个月更换一次,防止老化漏液;滤膜、滤芯等预处理耗材按使用频次(如每检测 500 次或每 2 周)更换,避免堵塞导致水样流通不畅;校准用标准油溶液每批次使用前需验证浓度准确性,确保校准基准可靠。 四、数据与系统维护 数据与系统的稳定是仪器正常运行的支撑。一是数据管理与备份,每日查看仪器数据记录,检查数据连续性与异常值,若出现数据中断或频繁超差,及时排查设备故障;每周导出检测数据并备份至专用存储设备,同时清理仪器本地缓存,避免数据堆积影响系统运行;每月对比历史数据趋势,分析仪器检测精度变化,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二是系统与软件维护,每月检查仪器供电电压、通讯模块(如 4G、以太网)连接状态,确保数据传输稳定;若仪器搭载操作软件,定期升级软件版本(若有官方更新),修复软件漏洞;每月重启仪器一次,清除系统临时故障,维持软件与硬件的协同运行。 五、环境适配维护 结合安装环境调整维护措施,减少外界干扰。一是安装环境管理,确保仪器安装区域通风干燥,避免高温(温度超过 40℃)、高湿(湿度超过 85%)环境,防止电路受潮、光学部件发霉;若安装于户外,需检查防雨棚、遮阳设施是否完好,雨雪天气后及时清理仪器表面积水与灰尘。二是应急防护维护,制定突发故障(如管路堵塞、试剂泄漏)的应急处理流程,储备应急备件(如备用泵管、滤膜、试剂);定期检查仪器报警系统(如超浓度报警、故障报警),确保报警功能正常,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情况,减少设备停运时间。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日常维护,可有效降低在线水中油检测仪的故障概率,保障其检测精度与运行稳定性,为水环境油污染监测与防控提供持续可靠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