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在长期监测含油水体时,易因水中杂质、盐类或油垢附着形成结垢,堵塞检测通道、污染传感器探头,导致测量精度下降甚至设备故障。抗结垢维护需围绕 “预防为主、及时清洁” 原则,从结垢源头管控、日常维护、深度清洁及部件保护多维度制定策略,确保仪器持续稳定运行,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结垢成因与预防重点 结垢主要源于水样中悬浮物、无机盐(如钙镁离子)与油分的共同作用:高硬度水样易在检测管路、探头表面形成无机垢,含油污水中的油分与杂质混合后易形成粘性油垢,长期累积会阻碍光路或电极与水样的接触。预防需优先管控水样预处理环节,在仪器进水端加装适配的过滤装置(如精密滤膜、滤网),拦截大颗粒悬浮物与部分油滴,减少进入检测系统的结垢物质;同时根据水样特性调整进水流量与检测周期,避免水样在检测腔室长时间滞留,降低结垢物质沉积概率。 二、日常预防性维护 日常维护需建立固定周期(如每日 1 次),重点做好清洁与状态检查。每次检测后,启动仪器自带的自动清洗功能(若配备),使用纯水或专用清洗液(如弱碱性清洗剂、有机溶剂,需与仪器材质适配)冲洗检测管路、传感器探头及反应腔室,清除残留的油分与杂质;无自动清洗功能时,需手动用软毛刷蘸清洗液轻柔擦拭探头表面,避免划伤敏感部件,清洗后用纯水冲洗干净,防止清洗剂残留。同时检查过滤装置状态,若滤网或滤膜出现堵塞、污染,及时更换新件,确保水样预处理效果;观察检测管路是否有明显结垢痕迹,若发现管壁变浑浊,立即进行针对性清洁,避免结垢硬化后难以清除。 三、定期深度清洁 针对易结垢部位,需按月或按季度开展深度清洁(周期根据水样污染程度调整)。拆卸检测腔室、传感器探头等可拆卸部件,用专用工具(如软布、超声波清洗仪)进行清洁:无机垢可使用稀盐酸或柠檬酸溶液浸泡(浓度需严格控制,避免腐蚀设备),待水垢溶解后用纯水冲洗;油垢可使用专用除油剂浸泡或擦拭,确保彻底去除粘性油污。清洁过程中需避免使用硬质工具刮擦部件表面,防止损坏检测光路或电极涂层;清洁后重新组装部件时,检查密封件(如 O 型圈、密封垫)是否完好,若出现老化、变形需及时更换,防止水样泄漏或外界杂质进入。 四、核心部件专项维护 传感器探头与检测管路是结垢高发部位,需重点做好保护与定期检查。光学类探头(如紫外荧光法探头)需定期检查光路透明度,若发现镜片表面有结垢导致透光率下降,用专用镜头纸蘸无水乙醇轻轻擦拭,恢复光路通畅;电极类探头(如电容法电极)需清洁后检查电极表面是否有氧化或结垢,必要时进行活化处理(按仪器说明书操作),确保电极响应灵敏度。检测管路需每季度拆卸检查,用高压水枪(低压模式)或专用管路清洗器冲洗内壁,清除管路弯道、接头处的隐蔽结垢;对易结垢的塑料或金属管路,可定期涂抹防结垢涂层(需符合仪器材质要求),减少结垢物质附着。 五、维护后验证与记录 每次维护后,需进行性能验证:用标准油溶液测试仪器读数准确性,确保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检查检测流程是否顺畅,无管路堵塞、泄漏等问题。同时详细记录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如清洁部位、使用试剂、更换部件)、水样特性及仪器状态,建立维护档案,通过分析结垢频率与程度,优化维护周期与清洁方案,形成 “维护 - 验证 - 优化” 的闭环管理,持续提升抗结垢效果。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的抗结垢维护需结合水样特性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日常预防、及时清洁与部件保护的协同推进,有效减少结垢对仪器的影响,保障测量精度与设备使用寿命,为水中油含量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