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悬浮物检测仪因体积小巧、移动灵活,广泛用于户外水质监测场景,如河流湖泊巡检、应急污染排查等,能快速获取水体悬浮物浓度数据。正确操作与维护不仅可保障检测精度,还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以下从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两方面展开说明。 一、使用流程 使用需遵循准备、校准、采样检测、收纳的逻辑顺序,每个环节均需规范操作,避免数据偏差。 1、使用前准备 设备检查:开机前查看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显示屏、按键能否正常响应,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不足时需提前充满,防止检测中途断电。确认检测探头或比色皿无划痕、无污染物附着,线缆无破损或松动。按仪器要求准备好校准用的空白溶液、标准悬浮物溶液与纯水,采样容器需提前用纯水清洗,去除残留杂质。 环境适配:选择平整且无强光直射的操作区域,避开高温、高湿或强风环境。高温可能导致仪器电子元件工作不稳定,强光会干扰光学检测信号,强风易使采样容器晃动、水样洒落。户外使用时,可搭配遮阳伞或防风挡板,为仪器营造稳定的操作环境。 
2、仪器校准 校准是保障检测精度的关键步骤,每次使用前或长时间未使用后均需进行。 空白校准:将纯水注入检测单元,如比色皿或探头浸泡池,确保内部无气泡、无杂质。将检测单元放入仪器指定位置,盖好遮光盖(若仪器配备)。在操作界面中找到并选择空白校准功能,仪器会自动检测纯水信号并设为零基准。校准成功后仪器会有相应提示,若提示失败,需检查纯水纯度与检测单元清洁度,排除问题后重新校准。 标准校准:取适配浓度的标准悬浮物溶液,缓慢注入检测单元,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泡。将检测单元放入仪器后,启动标准校准功能,仪器会根据标准溶液浓度自动调整检测参数,生成校准曲线。若需覆盖多浓度检测范围,可按浓度梯度依次进行校准,确保不同悬浮物浓度下的检测精度均达标。校准完成后,建议保存校准数据,方便后续快速调用。 3、水样采集与检测 水样采集:用采样容器在目标水体的代表性位置采集水样,如河流湖泊需在水体中部采集,避开岸边浅水区、水草密集区,防止局部悬浮物浓度异常影响结果。采集后轻轻摇晃水样,避免悬浮物沉降,保证水样均匀。若水样中含有大颗粒杂质,如泥沙、枯枝,需按仪器要求用指定孔径的滤网过滤,防止杂质损坏检测单元或干扰检测信号。 水样检测:将处理后的水样注入检测单元,用干净的布擦净检测单元外壁水渍,避免影响光学检测。将检测单元放入仪器指定位置,在操作界面选择样品检测功能,仪器会自动完成检测流程,通常几秒至几分钟内即可显示悬浮物浓度数值。若需确保数据稳定,可重复检测两到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 4、数据记录与设备收纳:检测完成后,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水样类型、悬浮物浓度值,以及仪器校准情况,如校准时间、标准溶液浓度,便于后续数据追溯与分析。关闭仪器电源,将检测单元用纯水冲洗干净,倒置沥干,防止残留水样干结。将仪器、校准溶液、采样容器等整理后放入专用便携箱,避免碰撞、挤压,确保下次使用时设备完好。 二、注意事项 1、操作相关注意事项 避免用手触碰检测单元内壁,如比色皿或探头敏感区域,防止指纹、油脂污染影响检测结果。若不慎污染,需用纯水冲洗后用无尘布轻轻擦拭,不可使用硬纸、毛刷刮擦,以免损坏检测部件。 检测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仪器或检测单元,防止光路偏移、水样洒落。若仪器提示检测异常,如信号波动过大,需先暂停检测,检查水样是否均匀、检测单元是否放置到位,排除问题后再重新检测。 规范使用电池,避免过度放电,电量低于百分之十时及时充电。充电需使用仪器原配充电器,不可混用其他型号充电器,防止电池损坏或短路。仪器长期不使用时,需充满电后存放,每三个月补充一次电,维持电池性能。 2、维护相关注意事项 定期清洁仪器,外壳可用湿润的无尘布擦拭,去除灰尘、水渍。检测单元需在每次使用后用纯水冲洗,若有顽固污渍,如悬浮物残留干结,可浸泡在温纯水中软化后清洗,不可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防止腐蚀检测部件。 定期检查易损件,如检测单元的密封圈,若出现老化、破损,需及时更换,避免水样渗漏。线缆接口也需定期检查,若有松动、氧化,可用棉签蘸酒精轻轻擦拭,确保连接稳定。 避免仪器受潮、摔落,户外使用遇雨雪天气时,需为仪器加装防水套。携带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摔落,防止内部光学部件、电子元件损坏,影响检测功能。 3、环境与安全相关注意事项 不要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仪器,避免仪器电路产生火花引发危险。检测工业废水等可能含腐蚀性物质的水样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防止水样接触皮肤、眼睛造成伤害,检测后及时清洗手部。 按要求储存校准溶液,标准悬浮物溶液需避光、冷藏(若仪器有相关要求),避免过期变质。空白校准用的纯水需现用现制,不可长期存放,防止微生物滋生或杂质污染。 三、总结 便携式悬浮物检测仪的使用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重点把控校准精度与水样代表性,同时通过合理操作、定期维护保障仪器稳定运行。注意事项围绕精度保障、设备保护、安全操作展开,既能避免检测数据失真,也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使其更好地适配户外水质监测需求,为水质评估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