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测试包凭借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便携性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等场景的亚硝酸盐快速筛查。使用需遵循标准化流程,围绕 “准备 - 处理 - 反应 - 判读” 四个核心阶段展开,确保每一步操作规范,最大限度减少误差,保障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 一、检测前准备:物料核查与环境适配 检测前的充分准备是确保检测顺利进行的基础,需重点关注物料完整性与环境条件适配性。首先,核查测试包物料:打开测试包包装,按说明书清单核对核心组件,通常包括反应管(或比色管)、试剂包(如显色剂 A、显色剂 B,部分测试包含预处理试剂)、取样工具(如吸管、取样勺)、比色卡(标注不同亚硝酸盐浓度对应的颜色梯度),确认无组件缺失、试剂包无破损漏粉、比色卡无褪色模糊;同时检查试剂有效期,若试剂已过有效期或存储不当(如受潮、暴晒),需更换新测试包,不可继续使用。其次,准备辅助工具:根据测试包要求,准备超纯水(或无亚硝酸盐蒸馏水,用于空白对照或稀释样品)、洁净的样品容器(如一次性塑料杯,需提前用超纯水润洗)、计时器(部分测试包需严格控制反应时间)、一次性手套与无尘纸巾,避免手部污染样品或试剂。此外,确认环境条件:选择室温(15-30℃,符合试剂反应温度要求)、无阳光直射、无风的操作台面,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反应缓慢、光线过强影响颜色判读;若检测对象为水样,需确保水样采集后 2 小时内完成检测,避免亚硝酸盐浓度因存储时间过长发生变化。 二、样品处理:确保检测样品适配性 样品处理需根据检测对象(如水质、食品)的特性,按测试包说明书要求操作,消除杂质干扰,确保样品符合试剂反应条件。首先,水样处理:若检测水样清澈无明显杂质,直接用测试包配套吸管吸取规定体积(如 5mL)的水样,缓慢注入反应管中;若水样浑浊(含悬浮物、泥沙),需先进行过滤处理(使用测试包配套滤膜或定性滤纸,过滤后取上清液),避免杂质吸附试剂影响显色;若水样亚硝酸盐浓度可能超出测试包量程(如腌制品浸泡液),需按说明书要求用超纯水稀释(如 1:10、1:20 稀释,记录稀释倍数),再取稀释后水样进行检测。其次,食品样品处理:针对固态食品(如腊肉、泡菜),需先将样品均质化(如用研磨器研磨成匀浆),按说明书比例(如 10g 匀浆加 90mL 超纯水)加入超纯水,充分振荡(振荡时间通常为 1-2 分钟),静置 5-10 分钟使亚硝酸盐充分溶出,再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作为检测样品;针对液态食品(如腌菜汁、酱料),可直接取样,若含果肉颗粒,需过滤后使用。此外,空白对照准备:取相同体积的超纯水注入另一反应管,按后续步骤同步添加试剂,作为空白对照,用于排除试剂本身颜色或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三、试剂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试剂反应是检测的核心环节,需精准控制试剂添加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确保显色充分且稳定。首先,添加试剂:按说明书顺序依次向反应管中加入试剂,通常先加入显色剂 A(如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盖紧反应管盖子,轻轻颠倒摇匀(避免剧烈振荡产生气泡,气泡会影响后续比色),静置规定时间(如 3-5 分钟,使试剂与样品初步反应);随后加入显色剂 B(如 N-1 -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再次轻轻摇匀,确保试剂与样品混合均匀。其次,控制反应条件:将加完试剂的反应管置于室温下避光反应,严格按说明书控制反应时间(通常为 5-10 分钟,不同测试包反应时间存在差异),不可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 —— 反应时间不足会导致显色不完全,结果偏低;反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颜色加深,结果偏高。若环境温度低于 15℃,需将反应管放入温水浴(水温不超过 30℃)中维持反应温度,避免低温抑制显色反应。此外,反应过程中避免触碰反应管管壁,防止手部温度影响反应体系,同时保持反应管直立放置,避免试剂泄漏。 四、结果判读:规范比色与浓度换算 结果判读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与比色卡对比确定亚硝酸盐浓度,确保判读准确。首先,比色操作:反应时间结束后,立即手持反应管(避免手指遮挡管壁透明区域),将反应管与比色卡置于同一光线条件下(如自然光下,避免强光直射或昏暗环境),使反应管内溶液颜色与比色卡上的颜色梯度条平行对齐,从正面观察颜色差异,找到与溶液颜色最接近的颜色条。其次,浓度确定:根据匹配的颜色条,读取对应的亚硝酸盐浓度值(比色卡通常标注单位,如 mg/L、mg/kg);若样品经过稀释,需将读取的浓度值乘以稀释倍数,得到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实际浓度(如稀释 10 倍后读取浓度为 0.2mg/L,实际浓度为 0.2×10=2mg/L);若空白对照管出现明显颜色,需重新检查试剂或样品,排除污染后重新检测。此外,判读时间控制:多数测试包要求反应结束后 10 分钟内完成比色,超过时间溶液颜色可能发生变化(如褪色、加深),导致判读结果不准确,需严格遵守时间要求。 五、后续处理:废弃物处置与结果记录 检测后的后续处理需兼顾安全与数据追溯,规范处置废弃物并记录检测信息。首先,废弃物处置:检测完成后,将反应管内的废液倒入指定废液容器(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需按危险废弃物处理规定后续处理),反应管、吸管等一次性耗材放入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若测试包含可重复使用组件(如取样勺),需用超纯水清洗干净,晾干后妥善存放,避免污染下次使用。其次,结果记录:详细记录检测信息,包括检测日期、检测对象(如 “自来水”“腊肉”)、样品来源、测试包批次与有效期、稀释倍数(若有)、检测结果、判读时间、操作人员,建立检测记录档案,便于后续追溯与数据分析;若检测结果超出安全参考范围(如水质中亚硝酸盐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需标记 “异常”,并建议使用专业仪器进一步验证。此外,测试包剩余物料存储:未使用的试剂包需密封后放入干燥、避光的密封袋中,按说明书要求存储(通常为室温或冷藏),避免受潮、高温或阳光直射,确保后续使用时试剂性能稳定。 通过以上标准化操作步骤,可正确使用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测试包完成检测,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检测结果,满足食品安全、水质监测等场景下亚硝酸盐快速筛查的需求。需注意,该方法为半定量检测,若需精准定量,需借助实验室专用检测仪器进一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