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总铁监测仪的试剂更换是保障检测精度的关键操作,需遵循标准化流程,涵盖更换前准备、操作执行及更换后验证等环节,确保试剂更换过程不影响仪器性能,具体步骤如下。 一、更换前的准备工作需全面细致 首先确认待更换试剂的种类与规格,确保新试剂与仪器型号匹配,且在有效期内,存储条件符合要求(如避光、冷藏)。准备专用工具(如扳手、移液管、废液桶)及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避免试剂接触皮肤或造成环境污染。停机前记录仪器当前运行参数(如校准曲线、检测频率),保存历史数据以防丢失。关闭仪器的进样与试剂输送系统,切断试剂管路与仪器的连接,释放管路内残留压力,防止试剂泄漏。 二、旧试剂的处理与容器清洁需规范操作 将试剂容器从仪器上拆卸,倾斜容器使剩余试剂缓慢流入专用废液桶,避免倾倒时溅出。对于黏稠或易结晶的试剂,可通过管路冲洗将残留试剂排入废液桶,确保容器与管路内无残留。空容器需用去离子水冲洗 2-3 次,去除内壁附着的试剂残留,冲洗液同样归入废液桶,按危险废物处理标准进行处置,不可随意排放。清洁后的容器若需重复使用,需倒置晾干并检查密封性,确保无破损或渗漏。 三、新试剂的加注过程需精准控制 打开新试剂包装前核查标签信息,确认与待更换试剂一致,瓶身无破损、无泄漏。将试剂缓慢倒入专用加注装置(如分液漏斗),避免产生气泡或溢出,加注时保持容器倾斜角度稳定,确保试剂沿容器壁流入,减少冲击产生的泡沫。对于需要稀释的浓缩试剂,需按说明书要求的比例用无干扰的稀释液(如去离子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再加注,稀释过程中需使用校准过的量器确保比例准确。加注完成后,试剂容器内需保留少量空间,避免温度变化导致试剂膨胀溢出。 四、管路连接与排气操作是保障流通性的关键 将加注好试剂的容器与仪器管路重新连接,接口处需使用新的密封垫圈,按规定扭矩紧固接头,防止泄漏。连接完成后启动试剂输送泵,进行管路排气,打开管路末端的排气阀,让试剂缓慢流经整个管路,直至排出的试剂中无气泡为止,确保管路内充满试剂,避免气泡影响计量精度。排气过程中需观察管路各连接点是否有渗漏,若发现滴漏需立即停机重新紧固,不可带漏运行。 五、更换后的参数校准与验证不可省略 试剂更换后需进行单点校准,使用中浓度标准溶液检测,对比校准结果与理论值的偏差,若超出允许范围则进行多点校准,重新绘制校准曲线。测试仪器的自动进样与试剂添加功能,检查各试剂的添加量是否准确,反应时间是否符合设定值。进行平行样检测,评估数据的重复性,确保相对偏差在规定范围内,验证试剂更换后仪器的稳定性。 六、记录与后续检查需完整规范 详细记录试剂更换的时间、试剂批号、更换前后的校准数据、操作人员等信息,形成维护台账。更换后 24 小时内加强仪器巡检,观察试剂液位变化是否正常,有无泄漏或异常消耗,确保试剂系统运行稳定。若发现试剂消耗过快或检测数据异常,需及时排查管路连接、计量泵精度等问题,必要时重新进行更换操作。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步骤,在线总铁监测仪的试剂更换可实现安全、精准、高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检测误差或仪器故障,确保试剂系统持续为仪器提供稳定的化学反应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