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监测仪试剂的正确存储与使用,是保障监测数据准确性和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需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从环境控制到操作细节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试剂存储环节,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是核心。专用存储库房需保持恒定的温湿度,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 ±2℃以内,避免因温度骤变导致试剂成分分解或聚合。对于需低温保存的试剂,冷藏设备的温度需每日记录,确保处于 2 - 8℃的最佳区间,冷冻试剂则需维持在 - 18℃以下,且避免频繁开关冰箱导致温度波动。库房通风系统需持续运行,每小时换气次数不低于 3 次,以防止挥发性试剂蒸气积聚。同时,存储架应采用耐腐蚀性材料,避免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试剂瓶放置需保持稳固,标签朝向外侧,便于快速识别。 试剂的分类管理需细化执行。按照化学性质,将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试剂分开存放,间距不小于 30 厘米,防止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剧毒、易制毒试剂需存入双人双锁的专用保险柜,取用记录需详细登记使用人、时间、用量及用途。对于保质期较短的试剂,采用 “先进先出” 原则,距有效期不足 3 个月的试剂需单独标识,优先使用。 试剂取用过程的规范操作不可或缺。取用前需清洁手部并佩戴相应防护装备,玻璃器皿使用前需经蒸馏水冲洗 3 次以上。倾倒液体试剂时,瓶签需朝向手心,避免试剂沿瓶壁流下污染标签。取用固体试剂时,需使用洁净药匙,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多余试剂不得放回原瓶,应按规定处理。对于易挥发试剂,取用后需立即密封瓶口,减少有效成分挥发。 使用过程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监测结果。试剂配制需使用经校准的移液设备,确保剂量误差在 ±1% 以内。混合试剂时,需按照反应机理确定添加顺序,通常遵循 “先慢后快” 的搅拌原则,搅拌速度控制在 100 - 300 转 / 分钟,直至溶液完全均匀。对于光敏感试剂,配制及使用过程需避光操作,使用棕色容器存放。 废液处理与设备维护同样重要。不同类型废液需分类收集,酸性与碱性废液需分开存放,防止中和反应产生有害气体。废液储存容器需贴有明确标识,定期由专业机构处置。每次使用试剂后,需及时清洁试剂接触的仪器部件,防止残留试剂腐蚀设备或影响下次测量。 定期核查与记录管理是保障规范执行的基础。每周检查试剂存储环境参数,每月核对试剂有效期,每次取用及使用均需记录在案,形成可追溯的管理链条,确保试剂从存储到使用的全流程处于可控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