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水硬度快速测定仪通过试剂与水中钙、镁离子的特异性反应,结合仪器检测实现硬度快速定量,其操作需兼顾便携性与准确性,适配现场检测场景,需遵循标准化流程,以下为具体操作方法梳理。 一、检测前准备:保障设备与试剂就绪 首先进行仪器检查,确认便携式测定仪电量充足(充电款需提前充满,电池款需装入新电池),开机后查看显示屏、按键及检测模块是否正常,无报错或故障提示;若仪器带光学检测组件,需检查比色槽是否清洁、无污渍。其次是试剂准备,选取与仪器匹配的水硬度检测试剂包(如 EDTA 滴定法、显色比色法试剂),核对试剂有效期,确保未受潮、变质,同时准备专用比色管、移液器具(如定量移液管、移液枪)、蒸馏水及无尘擦拭布,所有器具需提前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样品或试剂。此外,需根据现场环境准备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若检测环境光线过强,可使用仪器自带遮光罩或搭建简易遮光环境,防止强光干扰检测。 二、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确保样品代表性 样品采集需使用洁净采样容器,采集时避免样品混入气泡、悬浮物或杂质,采集后尽快检测,若无法立即检测需按要求密封保存,并记录保存时间。样品预处理需根据水质情况操作:若样品浑浊或含较多悬浮物,需用 0.45μm 微孔滤膜快速过滤,去除杂质,防止干扰试剂反应或堵塞仪器检测通道;若样品 pH 值超出试剂要求范围(通常为 7-10 的中性至弱碱性区间),需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调节至适宜范围,调节过程中需少量多次添加,避免过度调节导致钙、镁离子沉淀;若样品水硬度预计超出仪器检测范围,需用蒸馏水按比例稀释,记录稀释倍数,确保检测值处于仪器线性区间。 三、试剂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按试剂说明书要求,用定量移液器具准确量取规定体积的样品,加入专用比色管中;随后依次加入对应试剂(如缓冲溶液、指示剂、显色剂等),每加入一种试剂后需盖紧比色管盖,沿同一方向充分振荡 10-30 秒,确保试剂与样品混合均匀,避免局部反应不完全。振荡后需按说明书规定时间静置反应(通常为 3-10 分钟),静置期间需将比色管置于平稳处,避免阳光直射或剧烈震动,防止显色体系不稳定导致检测偏差;若试剂反应需避光,需将比色管放入遮光盒中静置,确保反应条件符合要求。 四、仪器检测:规范操作获取数据 反应完成后,用无尘擦拭布轻轻擦拭比色管外壁,去除水珠、指纹或污渍,避免影响光路检测;将比色管平稳放入仪器比色槽中,确保比色管对准定位标记,无倾斜或偏移。若仪器需空白校准,需先将装有空白溶液(蒸馏水与试剂混合液)的比色管放入比色槽,启动 “空白校准” 功能,完成仪器零点校准;校准完成后,取出空白比色管,放入样品比色管,启动 “样品检测” 功能,仪器将自动读取反应液的吸光度(或滴定终点信号),并根据内置校准曲线计算水硬度值(通常以 mg/L 或 mmol/L 为单位),检测过程中需保持仪器平稳,避免触碰或移动。 五、数据记录与后续整理:保障流程闭环 检测完成后,立即在检测记录单上填写数据,包括样品名称、检测时间、环境温度、稀释倍数(若有)及仪器显示的水硬度值,若进行平行样检测,需记录所有平行数据并计算平均值。检测结束后,及时清理器具:用过的比色管需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3-5 次,晾干后收纳;移液器具需清洁后妥善保存;剩余试剂需按储存要求密封,放回专用试剂盒。仪器需关闭电源,清洁比色槽与外壳,放入专用收纳箱,避免受潮或碰撞。若检测数据异常,需重新检查样品预处理、试剂添加顺序及反应时间,排除问题后再次检测,确保数据可靠性,为现场水质硬度评估提供准确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