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锰监测仪通过化学试剂与水样中锰离子的特异性反应实现实时监测,试剂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试剂会因消耗、变质失去活性,需按规范流程及时更换。若更换操作不当,易导致试剂污染、管路堵塞或监测误差,因此需严格遵循科学的更换方法,保障仪器稳定运行。 
一、试剂更换前准备工作 试剂更换前需做好充分准备,营造安全、有序的操作环境。首先,需确认待更换试剂的型号、规格与仪器要求一致,且在有效期内,试剂外观无变色、沉淀、分层等异常,避免因试剂不匹配或变质影响监测效果;同时准备好专用工具,如无绒抹布、一次性手套、防护眼镜、试剂瓶扳手(若试剂瓶为螺旋盖)及废液收集容器,废液容器需贴有明确标识,防止废液随意排放造成污染。 其次,需对仪器进行预处理。先暂停在线锰监测仪的采样与分析程序,进入 “维护模式”(具体操作参照仪器说明书),避免更换过程中仪器自动抽取试剂导致泄漏;关闭试剂储存罐的进液与出液阀门,若仪器无独立阀门,需先断开试剂管路与仪器的连接接口,并在接口处套上洁净的密封帽,防止空气进入管路或管路内残留试剂泄漏。此外,操作人员需佩戴耐化学腐蚀手套与防护眼镜,避免试剂接触皮肤、眼睛造成伤害,操作区域需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与热源,防止试剂挥发产生安全隐患。 二、试剂更换核心流程 (一)旧试剂排空与容器清洁 首先处理旧试剂,缓慢打开试剂储存罐的排液阀门,将罐内剩余旧试剂导入废液收集容器,排空后关闭阀门;若储存罐无排液阀门,需用专用吸管(一次性或经灭菌处理)将剩余试剂吸出,避免残留试剂与新试剂混合导致污染。随后对试剂储存罐进行清洁,向罐内注入适量去离子水,轻轻摇晃 1-2 分钟后将水排出,重复此步骤 2-3 次,确保罐内无旧试剂残留;若储存罐内壁有顽固污渍,可加入少量专用中性清洗剂(需与试剂无反应),浸泡 5-8 分钟后清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倒置沥干,防止水分影响新试剂浓度。 (二)新试剂加注与管路连接 新试剂加注需严格控制操作精度。先检查新试剂瓶的密封状态,开启密封盖后,用干净的漏斗(专用且无交叉污染)将试剂缓慢注入储存罐,避免试剂溅出;加注过程中需观察储存罐刻度,确保试剂液位达到规定范围(通常为储存罐容积的 2/3 至 3/4),既满足仪器运行需求,又防止试剂溢出。加注完成后,拧紧储存罐盖子,确保密封良好,防止试剂挥发或外界杂质进入。 随后恢复管路连接,取下试剂管路接口处的密封帽,将管路与储存罐出液口精准对接,确保接口无松动、无泄漏;连接后需用无绒抹布擦拭接口周边,若发现有试剂渗漏,需重新检查连接状态,必要时更换接口密封垫片。对于多试剂系统(如显色剂、缓冲剂、氧化剂等),需按仪器规定的顺序逐一更换,避免管路连接错误导致试剂混合反应。 (三)管路排气与试剂润洗 试剂更换后需排除管路内的空气,防止空气气泡影响试剂输送与反应。开启储存罐出液阀门,在仪器 “维护模式” 下启动试剂泵,让新试剂缓慢流经管路,同时观察管路内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需关闭试剂泵,打开管路排气阀(或松开管路接口)排出气泡,重复操作直至管路内无气泡残留。 之后进行管路润洗,让新试剂在管路内循环流动 5-10 分钟,充分冲洗管路内壁残留的旧试剂,确保新试剂充满整个试剂输送系统;润洗完成后,关闭试剂泵,等待仪器进入稳定状态。 三、更换后验证与注意事项 试剂更换后需进行效果验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首先恢复仪器至 “监测模式”,进行 1-2 次空白样品检测,观察空白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若空白值异常,需排查试剂是否污染、管路是否清洁;随后用已知浓度的锰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对比校准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若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参照仪器说明书要求),说明试剂更换成功,仪器可恢复正常监测;若偏差超出范围,需重新检查更换步骤,必要时重新更换试剂。 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不同类型试剂不可混用或错加,需严格区分试剂种类与对应管路;更换后的旧试剂需集中收集,交由专业机构处理,不可随意倾倒;试剂储存罐与管路需定期清洁,避免残留试剂结晶堵塞管路;更换完成后需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更换时间、试剂批次、操作人员及验证结果,为后续仪器维护提供依据。 规范的化学试剂更换流程是在线锰监测仪精准监测的重要保障,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循上述方法,确保每一步骤准确无误,让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水质锰含量的实时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