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是台式氨氮测定仪实现精准检测的核心要素,其质量与使用规范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氨氮检测试剂多为化学性质活泼或具有腐蚀性的物质,需从储存、配制、使用到废液处理全流程严格把控,以保障检测精度与操作安全。 
一、试剂储存 氨氮检测常用的纳氏试剂、水杨酸等对光照、温度敏感,需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避光保存,防止因光照分解导致有效成分失效。储存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2-8℃,避免高温引发试剂挥发或化学反应,同时需远离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防止交叉污染。此外,试剂需按生产日期排序存放,遵循 “先到先用” 原则,超过保质期的试剂需立即淘汰 —— 过期试剂不仅会降低检测灵敏度,还可能产生异常显色反应,导致数据失真。 二、试剂配制 配制前需确认试剂纯度符合标准,避免使用结块、潮解或标签模糊的试剂。溶解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加样顺序,例如纳氏试剂中的碘化汞需缓慢加入碱性溶液,边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避免局部浓度过高产生沉淀。配制完成的试剂需标注配制日期与失效期,短期使用的试剂需分装至小容量容器,减少反复开启导致的污染。若配制后试剂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异常,需重新配制并排查原因,禁止使用状态异常的试剂进行检测。 三、使用过程 加样时应避免试剂溅落至比色皿外壁或仪器光学部件上,若发生污染需立即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防止残留试剂影响吸光度测定。每次检测前需检查试剂的显色稳定性,可通过空白样验证 —— 若空白吸光度超出标准范围,说明试剂可能已受污染或失效,需更换试剂后重新检测。此外,需控制试剂用量的准确性,使用经过检定的移液设备加样,避免因量取误差导致显色反应不完全,尤其注意纳氏试剂等腐蚀性试剂的移取,需佩戴手套并缓慢操作,防止滴漏灼伤。 四、废液处理 氨氮检测废液中含有汞、铬等重金属成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需分类收集于专用废液桶中,标注 “含重金属废液” 标识,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处理机构处置。实验台面与使用过的容器需用稀硝酸溶液擦拭,去除残留试剂,避免二次污染。 试剂使用的核心原则是 “防变质、防污染、防差错”。通过规范储存保障试剂活性,通过精准配制确保反应效能,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干扰因素,同时兼顾环保与安全要求。只有将试剂管理纳入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台式氨氮测定仪的检测性能,为水质氨氮检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