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银监测仪是实时监测水体、工业废气等介质中银含量的关键设备,其数据准确性对环境监管、生产工艺调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校准方法与严格的检定要求,可确保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测量状态,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校准方法 1、校准前的准备细节 (1)标准溶液与试剂准备:根据仪器日常监测的浓度范围,选取低、中、高三个浓度的银标准溶液,溶液需从有资质的机构购买或严格按标准方法配制。配制时使用的纯水需符合要求,避免因水中杂质影响校准效果。同时准备好配套的显色剂、还原剂等辅助试剂,检查试剂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无分层、沉淀等变质现象,变质试剂需及时更换。 (2)仪器与环境准备:校准前,用纯水反复冲洗仪器的采样管路、反应池至少3次,确保管路内无残留物质。检查仪器的电源连接是否稳定,管路接口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漏液。校准环境要保持整洁,避免有粉尘、腐蚀性气体,温度控制在仪器正常工作范围内,且避免阳光直射仪器的检测部件。 (3)仪器预热与自检:接通仪器电源,开启预热模式,预热时间按仪器说明书执行(通常不少于30分钟)。预热期间,启动仪器的自检功能,检查泵体、阀门、检测器等部件是否正常运行,若自检提示异常,需排查故障并解决后再进行校准。 2、分步校准流程 (1)零点校准:将纯水泵入仪器的检测系统,让纯水在管路和反应池内充分循环,待仪器显示的数值稳定后,启动零点校准程序。仪器会自动记录当前零点值,若零点漂移过大,需重新冲洗仪器后再次校准,直至零点稳定。 (2)梯度浓度校准:按照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顺序,依次将标准溶液引入检测系统。每种浓度的标准溶液进入反应池后,与试剂充分反应,等待仪器显示的数值稳定(通常需几分钟),然后执行校准指令,仪器会将该浓度对应的信号值记录下来。全部浓度点校准完成后,仪器会自动生成校准曲线,观察曲线是否平滑、线性是否良好。 (3)校准结果验证:选择一个未参与校准的中间浓度标准溶液,将其注入仪器进行测量,对比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异。若差异在允许范围内,说明校准合格;若差异超出范围,需重新检查标准溶液是否准确、操作是否规范,排除问题后重新进行校准。 3、校准后的收尾工作:校准合格后,及时在仪器的存储系统中记录校准信息,包括校准日期、使用的标准溶液信息、校准人员等。用大量纯水冲洗仪器的管路和反应池,直至排出的水清澈无残留。关闭仪器电源,在仪器上粘贴校准合格标签,标注下次校准的时间,并将校准记录整理归档。 
二、检定要求 1、检定的基本规范 (1)检定周期与负责机构:新安装的在线银监测仪,需在投入使用前完成首次检定;正常使用的仪器,每年需进行一次检定。检定工作必须由具有法定计量检定资质的机构承担,确保检定过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当仪器经过大修、更换核心部件或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时,需提前进行检定。 (2)检定用标准与环境:检定所用的银标准溶液需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浓度覆盖仪器的测量范围。检定环境需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与校准环境要求类似,确保检定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2、主要检定项目 (1)外观与功能核查:检查仪器的外壳是否有破损,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包括仪器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等。测试仪器的操作按键、显示屏是否灵敏,自动采样、试剂添加、数据存储、超标报警等功能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牢固无泄漏。 (2)测量准确性检定:在仪器测量范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对每个浓度进行多次测量(通常为3次),计算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偏差,偏差需符合检定要求。 (3)测量重复性检定:选取一个中间浓度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多次(一般为6次),计算这些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估仪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需在规定范围内。 (4)响应性能检定:记录仪器从开始进样到显示稳定测量值的时间,该时间需符合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若响应时间过长,需检查仪器的反应系统是否正常。 3、检定结果的处理:检定合格的仪器,会获得检定证书,证书上会注明检定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仪器可继续使用。若检定不合格,仪器需停止使用,根据检定机构出具的不合格项报告进行维修、调试,维修后需重新申请检定,直至检定合格方可再次投入使用。使用者需妥善保管检定证书,以备监管部门检查。 三、结语 在线银监测仪的校准与检定是保障其测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规范的校准方法操作,遵循检定要求,能确保仪器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为银含量的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助力环境管理和生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