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溶解氧检测仪 
一、原理 便携溶解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化学原理或荧光法。 电化学原理: 采用隔膜电极作为换能器,将溶氧浓度(实际上是氧分压)转换成电信号。 电极类型主要有极谱型和原电池型。极谱型电极中,由黄金(Au)环或铂(Pt)金环作阴极,银-氯化银(或汞-氯化亚汞)作阳极,电解液为氯化钾溶液。原电池型电极则采用银作阳电极,铅作阴电极,浸入氢氧化钾电解池中。 当外界氧分子透过薄膜进入电极内部时,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通过测量此电流,即可得到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荧光法: 采用新型荧光技术,通过测量荧光物质在受到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来推算溶解氧浓度。 荧光物质与溶解氧发生反应,导致荧光强度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即可得到溶解氧浓度。 二、特点 便携溶解氧检测仪具有以下特点: 高精度与重复性:采用先进的电化学或荧光技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快速响应:测量过程实时显示检测结果,无需等待,提高工作效率。 便携性: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现场使用。 维护简便:部分型号采用无膜式探头,无需更换膜组件,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时间。 自动补偿:具备自动温度补偿和自动盐度补偿功能,确保在不同环境下测量值的准确性。 长续航:内置高容量充电锂电池,一次充电可使用较长时间,满足长时间现场检测需求。 三、应用 便携溶解氧检测仪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水产养殖:用于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为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 水文监测:用于监测水库、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质变化,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保护:监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评估水处理效果,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研究: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研究其与水生态系统的相关性。 便携溶解氧检测仪以其高精度、快速响应、便携性、维护简便等特点,在水质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