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测定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的仪器,主要用于测定水中的氨氮含量。氨氮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物质,过量的氨氮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氨氮的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氨氮测定仪的测定方法和相关标准。 一、测定方法 氨氮测定仪主要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Nessler method)进行测定。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纳氏试剂与水中的氨氮反应,生成黄棕色的络合物,通过测量该络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氨氮的浓度。具体步骤如下: 1、样品采集:使用干净的玻璃瓶或塑料瓶采集水样,避免使用金属容器。采集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并尽快送入实验室进行分析。 2、样品预处理:将采集的水样摇匀,取适量水样于比色管中,加入适量的纳氏试剂,摇匀后放置10分钟。 3、比色测量:将比色管放入比色槽中,调整波长为420nm,读取吸光度。 4、计算结果: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的氨氮浓度。 
二、标准 为了确保氨氮测定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1、国家标准:我国制定了《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 7479-87)和《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法》(GB 7481-87)等国家标准,对氨氮测定仪的测定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了规定。 2、实验室认可:实验室应通过国家认可机构的认可,以确保其检测能力和设备的准确性。实验室认可包括了对人员、设备、环境、方法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和审核。 3、质量保证: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氨氮测定仪应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内部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平行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等;外部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来进行。 4、仪器校准:氨氮测定仪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校准可以由仪器制造商或授权机构进行,也可以由实验室自行进行。校准应包括对仪器波长、吸光度等关键参数的校准。 5、标准物质:使用标准物质对氨氮测定仪进行校准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标准物质可以是标准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样品,用于校准仪器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6、人员培训:操作氨氮测定仪的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纳氏试剂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此外,人员还需要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7、安全防护:氨氮测定仪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纳氏试剂和其他化学试剂,防止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同时,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废弃物处理措施,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三、总结 氨氮测定仪是水质监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仪器之一,其测定方法和标准对于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加强实验室认可和质量保证工作,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人员培训,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氨氮测定仪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